孟子说:“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”。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难除 ,但三年 以上的陈艾却有可能治好它。 由此可见 ,大家 对艾草在防病中的功效与作用 予以了高度肯定 。 古话更是有“在家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 ”的谚语 。艾草具备祛湿散寒、活血 、健胃强壮 等功效与作用 ,在中国大多数地方 ,每次端午之时 ,常有在家门窗 悬挂艾草或点燃艾草的风俗习惯 。 不管是南方地区或是北方地区 ,很多家里早已习惯用艾草泡脚的习惯性 ,以做到消毒杀菌安眠的功效与作用 。 在闽南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盛行的“药草浴”,大多数也选艾草作为主要成分。 所以在坊间 ,三伏天到 ,倘若恰当运用艾草 ,一整年下去 ,人体也会非常的健康 ,博今生物告诉你。
艾草
一、什么叫三伏?
三伏天到,标淮的三高症平均气温就到来了,分别是:平均气温最为炎热、平均气温最高、阳气最盛。
那么三伏是什么?
三伏指的是头伏、中伏和末伏的总称,是根据我国古代的“干支纪日法”明确的,每一年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为头伏(10天),第三个庚日为中伏(10天,有的年份也会是20天),立秋后首个庚日为末伏(10天),合成三伏。
2020年自7月16日开始早已入伏,三伏天正式开始了。
头伏:7月16日-7月25日,共10天;
中伏:7月26日-8月14日,共20天;
末伏:8月15日-8月24日,共10天;
伏后增强:8月25日-9月3日共10天;
三伏是在我国大多数地方最为炎热的时期,这是由于慢慢夜短昼长,太阳接近直晒。但夏至还并不是最为炎热的时期 ,由于这时候路面吸纳的热,夜里又释放了很大一部分 。 《史记正义》说,“伏者,隐伏避盛夏也”。 伏,表示阴气受到阳气所迫藏伏地下 ,这时地表以上为至阳 ,而被迫藏与地下的阴,则成为至阴 。 需要留意的是,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原因 ,当初起名 “伏”是很科学合理 的。 倘若夏季能明白怎么用艾也是一个很好的调养人体的切入点 。
三伏天
二、艾草是医草,三千多年的用艾实践经验
艾草,又被称为香艾、艾蒿、苦艾,味苦辛,性温。艾草的品种有很多在南方最出名的则为罗浮山红脚艾。据考证 ,艾叶用于防病已有 三千 多年的历史文化 。在我国现有的首部方书 、战国时期 的《五十二病方》中就记载有艾叶的功效 与使用方法 。 《周礼 》、《诗经 》和《山海经 》常有有关于艾叶的记载 。 《诗经 》是在我国现有文献中最开始涉及到药物的书籍 ,记载的植物药 类有枸杞 、艾叶 、桑葚 等五十 多种 。 《诗经 》最脍炙人口 的古诗词 里——“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 ,如三岁兮”,艾充当 了一回相思草 ,这表明 ,在《诗经 》的时代 ,艾草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草本植物 。2000多年 前的《神农本草经 》记录了三百 多种中药材 ,艾叶被列入上药 。 也有一种 艾指的是红脚艾,又被称作 “鲍姑艾”,产自广东罗浮山 及越秀区为主 。
红脚艾
三、三伏天用艾草的方法 除了我们常见 的艾灸之外 ,三伏天使用艾草也有许多的良方,以下就一起来 学一下 :
1、艾草泡脚 。
如前所言,三伏天实际上是人体湿气加重 的时候 ,夏天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 ,祛除湿气,促进睡眠 。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等。
2、艾草茶。
取适量艾草茶,以常规冲泡茶的方法 ,泡茶 ,能够消除疲劳 。 艾草茶自己制作还是有一定的麻烦的,我们能够自己在市面上选购制做好的艾草茶,而不是我们直接煮水艾草 。
3、艾草煮汤。
用法艾草煮汤之后 ,能够用来洗头,给孩子擦身体 ,止痒 ,蚊虫叮咬 等。 用干艾草煮汤的时候 ,能够恰当煮沸 久一会 ,这样艾草水会浓一些 。
通过上文的介绍后,众多朋友应该了解在三伏天里艾草给我们带来的好处,因此人们不妨把握这个时机,不仅能治疗冬天疾病,还能提高人们身体抵抗力,这可是一举两得好事,但是做艾灸也要注意相关事项,才能确保身体健康。
